首页 > 信息详情
2018年5月2日,昆山市科技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暨STEM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生态园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为了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培养师生跨界思维,安排了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与劳技)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基于学生学习视角的STEM思考》。此次教学展示活动由教研员张建国老师和谈琴芳副校长主持,全体工作室的成员参加。
科学课堂展示是由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的陆婷老师带来的《它们去哪里了》,课堂上陆老师以驴子过河的故事贯穿始终,对一年级孩子极具吸引力,紧接着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点,问盐袋为什么会变轻?你能说说生活中的例子吗?这都都是陆老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接下来继续追问:融化到哪里去了?水里,你是怎么知道的?产生问题以后,学生就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随后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的变化逐步让学生学会分析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陆老师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这正是小学科学课堂一直在追求的。
劳技课堂展示是由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的金燕老师带来的《衍纸画》,这节课,金老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观察范作让学生自己找出基本卷型,然后从最简单的紧卷开始让学生练习“卷”这个技法,学会之后,金老师加大难度,让学生自己看导学单制作松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自我纠正错误的需求,所以在看正确视频时,显得格外认真。“捏”的技法是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的,看看哪个小组的捏出的卷形最多,有了小比赛的任务驱动,小组活动速度更快,完成度更高。成果展示部分,小组长当评委选出了最好看的书签,再次巩固了衍纸的技法的难点,同时也说出了衍纸作品色彩搭配也很重要。拓展部分金老师拿出了自制衍纸作品,盆栽和孔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衍纸的热情。
专家讲座是由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顾超为我们带来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基于学生学习视角的STEM思考》。顾校长分别从STEM来自哪里?STEM是什么?STEM怎么做?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了现在中国的STEM教学。顾校长的以风趣的语言,给我们分析了STEM的由来,通过STEM项目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对比,让我们真正的了解STEM到底是什么,最后部分的STEM该怎么做,顾老师更是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短短十几分分钟我们就能记住10个日文的平假名,但实际上作为老师的顾校长根本就没有教,作为学生的我们居然学会了,这就是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的作用。纵观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的孩子真正的学习是怎样的?值得我们深思。
昆山市科技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暨STEM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张建国老师和谈琴芳老师的倾情主持下,圆满落下帷幕。全体的工作室成员认真聆听、深入研究、共同进步,为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劳技教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